李迎春副教授参加“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新发现暨西南秦汉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25浏览次数:776



李迎春副教授参加“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新发现暨



西南秦汉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721416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的“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新发现暨西南秦汉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西昌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73882必赢游戏app10所高校,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文博系统和相关机构的学者106人出席会议我校李迎春副教授应邀参加研讨会。

近年来,为配合国家、省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等对安宁河流域考古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抢救性发掘。20168月以来,完成11处文物点、1万余平方米的田野发掘工作,各文物点主要集中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部分遗存可能进入西汉早期,另有少量南诏大理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主要成果有280余座墓葬,500余座灰坑、房址、灰沟、灶、窑,3500余个柱洞,3200余件小件标本。

会议就2016年成昆复线凉山段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西南地区秦汉历史与文化展开研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州博物馆就成昆复线凉山段取得的重大考古成果,以及近年来安宁河流域的考古新发现向学术界进行了公布。云、贵、川三地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就各自区域内的相关发现进行了发言。

专家学者认为,自2014年起开展的成昆复线凉山段考古工作,发现了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以及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这类发现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实属罕见。研讨会上,李迎春副教授指出四川凉山地区地处藏彝走廊核心地带,历来是氐羌等西北少数民族进入西南地区的交通孔道和西北西南民族分化融合的关键地区,在凉山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和齐家文化等西北区域考古文化面貌相似的器物、纹饰,值得我们重视,是研究民族迁徙、融合和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

会议中,与会的专家学者到西昌市阿七乡新庄遗址和裕隆乡羊耳坡遗址进行了考察。